成都:用影像架起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

 2022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,以“影像:前景·共蓉”为主题,于11月18日上午在成都天府艺术公园正式开幕。

2022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启动仪式现场

本届摄影周分为展览和活动两大板块,通过16大展览(包括9大主体摄影展览和7大平行展览)及7大活动呈现。威廉·克莱因、亨利·卡蒂埃-布列松、贝尔纳·弗孔、朱宪民……集合了20多位国际摄影大师,900多位国内代表性摄影家,近2000件影像作品。“这很可能是截止目前成都品质最优、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艺术性最强的一次影像艺术盛会”,有业内人士认为。

引进来:国际化表达

“近年来,成都的国际化影像之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,开展了很多世界水准的摄影文化活动。”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为本届摄影周所撰写的总序中写到。

“庆典”—威廉·克莱因中国首展展厅现场

据成都当代影像馆馆长、成都国际摄影周策展人让-吕克·蒙特罗索介绍,这是国际顶级摄影大师威廉·克莱因的中国首展“庆典”,威廉·克莱因生前对这场展览充满期待,从自己毕生杰作中遴选百余张照片,亲自撰写文字说明,甚至照片尺寸和展出方式也是他亲自定的。威廉·克莱因说:我将此次展览献给我的妻子珍妮、我的儿子皮埃尔,以及成都。

“在成都举办国际摄影周的想法,无疑是符合公众需求的,我相信现在公众对摄影的兴趣越来越大。”让·吕克·蒙特罗索表示,成都这座城市非常重视国际化方面的交流,我相信成都可以通过现有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成为国际摄影之都。

走出去:本土化呈现

越来越多的国际摄影大师将首展落地成都的同时,本土摄影家群落作为世界艺术版本不可或缺的一环,深入生活,扎根人民,用摄影的精品力作,让成都的摄影文化走向世界。

“隐·趣”——中国大熊猫及栖息地摄影艺术作品展现场,观众正在观看摄影作品

“这是我见过的拍得最美的大熊猫!”一位来自香港的摄影爱好者在现场啧啧称赞。作为七大平行展之一的“隐·趣”——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摄影艺术作品展,展出了由周孟棋等五位艺术家的48幅大熊猫和栖息地艺术作品。大熊猫,是成都享誉全球的城市文化名片。本次国际摄影周特辟专区,重量级呈现这一作品展。

中国著名大熊猫摄影艺术家周孟棋认为,大熊猫无论是进化历史、生活习性还是形态特征,都充满了中国智慧。而四川作为“大熊猫的故乡”,熊猫无疑是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绝佳的“代言人”。

在“极度—天府摄影名家名作展”中,王达军、冯立、吕玲珑、张克纯、陈锦、曹铁等本土摄影家……立足成都,以不同的表达方式“更艺术、更观念”地呈现影像的多种可能性,以与世界共通的语言来传播天府文化。

摄影艺术家、成都国际摄影周策展人赵秀文认为,既然是天府摄影名家,一定是囊括了我们成都本土或者一个地域概念——“天府之国”这么一个概念的一群人。“我觉得就是四个字生生不息地概括了这个展览的中心思想:生生不息在过去、生生不息在当下、生生不息在未来。”

共汇聚:交流与互鉴

随着“世界文化名城”这张城市名片的广泛传播,成都,这座有辨识度的城市逐渐被其他世界城市所认同。不同文化背景、民俗底蕴下的观察、思考和想象,在成都汇聚、碰撞、呈现,彰显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无限潜力。

作为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的一个单元,“天府之国”国际摄影巡回赛是由成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三地摄影人共同打造的。连续三届成功举办,它已逐渐成为成都本土兼具国际性、专业性、艺术性的品牌摄影赛事。

“天府之国”国际摄影巡回赛展出作品 人类活动(彩色)组金奖,Morning Ricefield Melasti,Sze Wah Chee(新加坡)

本次巡回赛共收到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摄影师投稿的17927幅作品。一张张来自世界各地,风格迥异、视角独特的精品力作,极大地拓展了城市美学的视野和人文内涵。获奖作品的全球发布,既延伸了天府文化内核的展示维度,也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土壤。

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朱宪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他对成都国际摄影周所体现出的“国际性”十分赞赏,“这次摄影周汇聚了当今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家,对摄影艺术的国际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。”

“下一届成都摄影节只要我能来,一定还会来。”正如美国的著名国际影像收藏家靳宏伟所希望。

成都,随着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的成功举办,又将出现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,不断地向世界散发出新时代文化下的天府魅力。首届国际摄影周,成都用影像架起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,是成都与国际艺术文明互鉴的一道缩影。我们有理由期待,它将成为人类城市艺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(文/陈敏 首届成都国际摄影周供图)